在质量“高原” 打造“高峰”——长沙纵深推动质量强市建设纪实
2023-12-01 次 品牌建设
近年来,长沙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高位统筹,纵深推动质量强市建设,持续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创新推动品牌建设,着力优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升长沙质量总体水平,在质量“高原”打造“高峰”。
质量和标准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长沙对质量工作整体统筹,成立以市长任组长、2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质量强市建设”连续五年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率先全省对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成效明显的区县(市)和国家级、省级园区实施督查激励。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市财政5年安排1.65亿元专项资金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实施奖补。
2022年,长沙博世汽车、三一集团18号工厂先后被认证为“世界灯塔工厂”,就是长沙质量的体现。
紧盯“1+2+N”先进制造业集群,长沙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总数达1254家,27个项目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中联重科、蓝思科技等5家企业入选“中国智能制造50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等5家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成功入围“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长沙成功跻身2022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8强。
14大类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达94.83%,跨入全国第一方阵。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药物、木质林产品抽验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建立集生产、销售、消费、监督全链条的产品追溯数字体系,1100余家企业3000余个产品入驻湖南省产品合格证平台。推行食用农产品“两证+追溯”制度,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工程质量持续巩固。高标准完成工程竣工验收项目2186个,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新开工在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100%。印发《长沙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90%以上,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成为湖南首个“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率先在全国出台智能装配式建筑的“长沙标准”,城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35%以上,装配式建筑产值突破1000亿元。
发布《长沙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现代物流提质行动、信息消费促进行动、电子商务扩容行动等“十大行动”,服务业产值同比增加8.7%。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红星街区、梅溪湖(梅澜坊)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经济成为闻名全国消费名片。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总产出超过2000亿元;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此外,环境质量也不断优化。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 84.4%;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浏阳河成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沩水、株树桥、圭塘河、松雅湖等被授予省级“美丽河湖”示范案例。
“三一集团的理念之一是‘品质改变世界’,品质不仅是制造精良的设备,还包括面对危难时的担当,跨越国界的人文关怀。”5月10日“品立长沙 质优天下”2023长沙品牌故事会开讲,三一集团海外市场部总监高扬讲述了三一重工土耳其大区服务工程师汪谦胜千里驰援土耳其灾区的故事,在那里他们用吊载能力最高可达100多吨的越野吊车,成功解救一名受困超过100个小时的幸存者。
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是创新的体现,是信誉的凝结,是服务的口碑。品牌不仅体现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而且蕴含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在长沙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品牌的引领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连续四年举办“长沙品牌故事会”,就是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的“中国品牌日”活动闪亮名片。
近年来,长沙深化技术创新、质量创新与品牌创新的融合互动,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和质量升级,让高品质成为长沙制造、长沙建造、长沙服务的“金字招牌”。
在加强长沙品牌竞争力,提升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上,长沙市坚持政府引导,出台了有关品牌政策,从品牌发展规划、政策激励、推进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更多名品、名店、名企业。
在强化企业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方面,长沙市通过951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品牌质量基础支撑能力。同时引导企业追求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和“质量第一”理念,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品牌源动力。
在加强品牌培育保护上,长沙市更是不遗余力,开展长沙茶油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打造长沙茶油公共区域品牌。开展湖南名品评定工作,从品牌价值评价到标准引领,更加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推进湖南名品出湘,老字号创新发展,力争实现中国质量奖破零、长沙品牌保有量破千。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更多经营主体,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创新监管方式,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更好地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激励创新,保护品牌。
在促进长沙品牌建设合力上,长沙市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了质量品牌合作联盟,联动媒体,助力长沙新消费品牌宣传推荐,扩大了网红长沙影响力。
一系列措施让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产业品牌竞相涌现,全市品牌保有量达到874个。铁建重工、隆平高科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长泰智能等4家企业21款产品获评国家单项冠军,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5家企业携手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50强”;冰雪世界等73个项目入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望城区一路一园等49个建设项目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115家单位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老字号达69家。
5月18日,2023年湖南省“5·20世界计量日”现场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活动上,威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分别被授牌筹建湖南省电能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湖南省第三代半导体工艺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近年来,长沙做好质量基本功,抓标准、抓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强监管,涵养质量基础良好生态。
深化新时期标准化战略,长沙出台《长沙市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发布《长沙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启动长沙市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现代化产业标准治理体系完善,全市获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4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18个、省级标准化项目39个,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43项,立项湖南地方标准342项,占全省78%。509家企业积极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居中部省会前列。
加快计量测试、试验检测等创新资源集聚,湖南衡山实验室揭牌运营。新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79个,完成计量专项授权16个,完成器具检定73.57万台件。湘雅附三医院《智能化能源管理模式》和长沙市供水有限公司《远传水表推广及应用》等2个项目入围国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提质增效试点名单。集贸市场、加油站等民生领域计量器具检测合格率达96.55%。截至目前,长沙累计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71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367项,可开展检定、校准和检测服务项目2300余项。
全面深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等制度改革,CCC免办审批高效完成,免办金额达3000余万元。高端品质认证快速发展,全省首张北斗基础产品认证获评通过,全市有效认证证书达31732张,同比增长14.9%。检验检测产业发展提速,2022年实现产值超80亿元,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7名。
创新“2+1”(产业+企业、区域)建设模式,长沙形成“政府引导、区域统筹、资源融合、共建共享”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构建了以岳麓高新区为市级平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芙蓉区、长沙县等区域平台为支撑的“1+3+N”试点布局,制定发布各类质量基础技术服务方案756个,组织开展线余次,解决质量供需近万余个,实现了质量基础资源集成、线上线下协同融合,支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NQI”长沙模式。全省首创“951质量诊断服务”模式,为200家企业点对点、面对面破解各类质量基础问题4000余个,总结提炼质量管理创新成果47项,助力56家企业成功获评政府质量奖、质量标杆等荣誉称号。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标准,才有尺。如此,企业有了发展遵循,监管部门方能一把尺子量到底。
长沙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牵头21个市直部门完成抽查任务129项,部门联合抽查增长61%,抽查检查结果100%公示。完善信用分类分级监管,率先全国省会城市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1+N”专业模型。深化“昆仑”“清网”“铁拳”等专项行动,全市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6448起,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37起,办案数、典型案例数均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