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成:推动“地学与长江文化”融合发展是湖北做大做强“长江”品牌的重要思路
2023-11-28 次 品牌建设
11月27日举行的第三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树成作主旨报告。长江网记者吕诗文摄
“依托长江构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大交叉,形成‘水—碳—文化’三位一体的‘地学与长江文化’大融合平台。”11月27日,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树成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推动‘地学与长江文化’融合发展,谋划设立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融合的国家实验室,是湖北省做大做强‘长江’这块牌子的一个重要思路”。
谢树成院士认为,人类文明通常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如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等,黄河与长江流域则产生了中华文明。
“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除了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区位条件也很重要。”谢树成院士说,约3000万年前,长江流域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亚两河流域等是同一干旱气候带,那时候的青藏高原海拔很低,没能影响到当时的大气环流,长江中游就不像现在这么湿润。伴随青藏高原成长为“世界屋脊”,长江中游受湿润的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甚至还有西风的联合作用,降雨丰沛,并有规律地变动,湖北所在的长江中游地区变得温暖湿润,造就了著名的古云梦泽,也孕育了灿烂的古文化,使得古文化与古水文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谢树成院士说,楚文化与古水文条件的密切关联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楚文化时期是一万年以来长江中游相对比较湿润的时期,楚国人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与水的紧密联系:在农业方面,楚国人除了火烧(新石器文化),还利用水淹没草地来获得种植水稻的肥料;在水利方面,楚国人修建了堤防工程、排灌工程等诸多水利工程;在生活方面,水产品特别是鱼成了楚国人除了米饭以外的第二大日常食物;在宗教方面,水神成了楚地宗教崇拜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地学影响古文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谢树成院士表示,区域古水文条件影响了古文化的时空演变。同时,长江中游湿润的气候条件还造就了湖北省发育诸多湿地生态系统,武汉也因此成为世界湿地之城,而湿地的两大关键要素是水和碳(生物)。在某些条件下,“水”的变化会引发湿地系统出现“碳炸弹”。也就是说,水文条件的变化会把湿地系统储存的大量碳一下子释放出来,以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方式进入大气而影响气候变化。在当前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特别是在服务“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碳”又成了长江中游继“水”以后另一个关键的影响区域发展要素。因此,“水”不仅与古文化相关,也与当前的“碳”相关,水-碳-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以三位一体存在着,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
湖北要做大做强“长江”这张牌子,推动“地学与长江文化”的融合发展时机已经成熟:党中央非常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文化建设,而湖北又有不可替代的强大优势——有“水”、“碳”、“文化”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进行集聚。同时,湖北省具有非常灿烂繁荣的文化历史,且与区域水文条件密切相关。他呼吁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大交叉的国家实验室目前还没有,湖北可以在沿江省份中率先形成这类大融合平台的优势,谋划“水—碳—文化”三位一体的“地学与长江文化”国家实验室的设立。